分子料理是前十年在全球引起旋風的廚藝概念,最早是由法國化學家 賽斯跟匈牙利物理學家 尼古拉斯.庫爾 於1988年提出。

(os:科學家下廚激發出的可能絕對不容小看)

先了解食材的特性後,透過各種不同於傳統習慣的烹調方式將食材的形體做解構與重組;呈現出更精細的口感與樣貌。

是一種架構於傳統之上的烹調創意;其基本精神雖具創新但依舊遵守著食物的本質:"好吃"

其實廚房真的就像實驗室一般,在裡面進行許多物理變化、化學變化;而且比一般實驗更有趣的是"成品可以吃"。

 

但也由於分子料理的手法相當繁複,所需的人事時間相當多、價格也相對高;因此在台灣並不多以分子料理為主打的餐廳。

不過,他也不全然都是無法讓人親近的料理手法,在許多西式餐廳中或是創意料理的餐廳中都能看到他在之中帶來許多驚喜。

最常見的分子料理呈現方式:

1.以褐藻膠製成各種形狀的 凍體

2.透過在液體中打入空氣型成 泡泡

3.以液態氮的低溫讓原本柔軟可流動的形體變成 堅硬的固體

 

許多人都覺得分子料理只不過是一種噱頭,覺得那樣做出來的東西一定不好吃;

但西班牙分子料理廚師Daniel Negreira 鼎恩創意料理的主廚在他的食譜上就說:

怪的東西不是就是好,怪就只是怪而以。好吃還是最重要的,不能只是為了創新而創新。

 

我想,如果大家吃到不好吃的分子料理並不是分子料理的理念是錯的,而是那位做菜的人出錯了或是個人習慣問題。

就像是如果我們吃到不好吃的麵包,並不會覺得把麥子磨成粉在製成麵包的過程是錯的,而是覺得這個麵包師傅不那麼適合我。

 

有趣的分子料理影片:

1.鼎恩新聞http://www.youtube.com/watch?v=VZaMAh08DhM

2.全美排名第一的Alinea餐廳 24小時縮時攝影http://www.youtube.com/watch?v=Z7D38_ithbs

 

暖心特派記者 A-Wen 人生有一百萬種可能 的任性奢侈報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分子料理
    全站熱搜

    暖心廚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