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我與A-Wen來到美術館附近
探訪一間剛結束營業的店面
看看是否有機會能成為我們的工作室
不過 電話與門鈴都無人回應
於是 我們決定向鄰居探聽消息
就在隔壁 是一間麵包店 小巷中 但人潮卻絡繹不絕
簡直是完美的巧合
可以詢問店面資訊 又可以進入我最愛的麵包世界
登門問完正事之後 我和A-Wen便開始吃了起來
店中幾乎每款麵包 都放了滿載大塊麵包的試吃籃
麵包造型看起來都很一般
但平凡的外表 有著不平凡的味道
回家一查 果然是間不簡單的店
堂本麵包店 老闆陳撫光
原來就是傳說中
台灣世界麵包冠軍 吳寶春 的味覺啟蒙師傅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就在吳寶春當上了台中三家大麵包店的主廚,時代的風向卻吹起變化。
以前麵包不會分好不好吃,也不需要太多創意、變化,有做就有賣,
然而,隨著所得增加,消費者的口味開始精緻化,
講求口感、風味、創新,面對這記變化球,
以前師傅傳授的成功方程式不再奏效,銷路下滑。
此時,他卻聽到一個門外漢,之前賣過進口高級音響,
沒當過學徒,光靠自己看書、實驗,才兩年就開了家麵包店。
而且聽說,這個人的麵包很醜,店還開在巷子裡,
卻在短短時間內,讓醜麵包大熱賣,
甚至有客人買不到,居然還求店家:「有沒有冷凍的,拿來賣我。」
吳寶春不敢置信,「哪有這種事情!」
究竟什麼叫做好吃?吳寶春帶著好奇,謙卑的向這位「門外漢」請教。
他帶著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給堂本麵包店主廚陳撫光吃,
沒想到他當著其他人的面,吃一口就丟掉,「歹吃!」
原來,秘密在味覺。
味覺的盲點起於成長背景的差異,
陳撫光出身醫生世家,
他吃的是美食、聽的是進口音響,他知道什麼叫做享受生活。
反觀麵包師傅出身刻苦,從未享受過精緻生活,
自然也無法想像紅酒、墨魚原來能放入麵包。
為了訓練吳寶春的味覺,陳撫光帶著他四處吃美食,
懂得吃,還要懂得美的生活,
陳撫光教他聽古典樂、爵士樂,教他品酒,
帶他去紀伊國書屋買日本專業烘焙書,
帶他研究各式食材,甚至嘗試種植的興趣,
為了看懂這些日文書,過去不愛念書的吳寶春,還跑去學日文。
在書中他開始認識了微生物,
發現原來看不見的東西居然能創造奇妙的風味,
他實驗用裸麥培養老麵,但微生物的反應很微妙,失敗的次數不夠多就不行,
他就曾因溫度太高或太低、桶子的消毒不徹底等原因,導致老麵的死亡,
試了三年,終於讓他試出來,
那一桶老麵成為他在亞洲盃與世界盃中的利器。
有了貴人相助,加上吳寶春無比的毅力與努力,
2010年,吳寶春代表台灣,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行的首屆麵包大師比賽,
吳寶春打敗其它七國的選手,獲得歐式麵包組世界冠軍。
故事待續...
巷弄中 不平凡的故事 不平凡的美味
希望我與A-Wen以後也能一起創造如此不平凡的幸福滋味~*
店家資訊:
台中市西區五權五街210巷26號 (04)2376-3220
參考資料
商業週刊 第1065期
維基百科
暖心特派記者 Nina